《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常被描绘成一群忠诚且武艺高强的人,尤其是那句“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让许多人接触到这部经典。但如果你细读原著,会发现梁山上的人物并不像外界所想的那样单纯,甚至有不少恶人,施耐庵也毫不避讳地展示了这些人物的黑暗面。
例如,李逵,他是个杀人如麻的狠人,甚至亲手杀了韩伯龙,原因仅仅是韩伯龙阻止他在饭店吃霸王餐。尽管如此,李逵在梁山上却依然过得如鱼得水,是个鲜明的反面角色。但除了这些恶人和暴力人物,梁山中也不乏聪明能干的将领,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其中之一——吴用。
一、从猛虎到装弱的“智多星”
展开剩余75%提到“猛如虎”的好汉,梁山五虎必定是大家的首选:“大刀”关胜、“豹子头”林冲、“霹雳火”秦明、“双鞭”呼延灼和“双枪将”董平,他们不仅武艺高强,而且每个都有背景,能上梁山自有其过人之处。无论是在梁山之前还是之后,他们的形象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依旧是猛将。而且,他们每一个都为梁山立下赫赫战功,有的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比如林冲、秦明和董平,他们死于征方腊的战斗中。
然而,除了这些猛将,梁山上也有一些形象截然不同的好汉,比如“行者”武松、“花和尚”鲁智深和“青面兽”杨志。虽然他们的性格各异,但战斗力都非常强,尤其是武松和鲁智深,脾气火爆,冲动时常让他们站在最前线,根本没有装弱的可能。
但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却恰恰相反——他原本如猛虎般强大,然而上了梁山后却装得弱不禁风,始终不露锋芒,这就是“智多星”吴用。
二、文武双全的“智多星”
如果你通过电视剧了解《水浒传》,可能会觉得吴用就是一个书生模样,甚至常常被塑造成类似诸葛亮的形象,给人一种“无用的书生”的感觉。其实,吴用的外貌确实如电视剧所示,穿着朴素,戴着书生帽子,形象柔弱,正如原著所描述的:“看那人时,似秀才打扮……这秀才乃是智多星吴用。”
但光有外表并不能决定一个人是否有真正的实力。吴用并不是单纯的书生,他不仅智谋过人,且武艺也不差。原著中有一场,雷横和刘唐正在争斗,吴用恰好出手,用铜链将他们制止。虽然他并没有亲自与二人交手,但用铜链阻止两位武将的拼斗,这本身就体现了他的武艺不凡。铜链本是一种非常难掌控的武器,吴用能够轻松使用,足以证明他的武功。
但奇怪的是,吴用上了梁山后,从未亲自出手杀敌,甚至连他最擅长的铜链也再未使用过。与梁山上其他人不同,吴用并没有像他们一样频繁上阵,而是一直依靠智谋出谋划策,甚至在一些关键时刻,他的羽扇成了他最常见的武器。
三、巧妙隐匿锋芒,苟活到最后
那么,吴用为何明明有武功,却从未展现过呢?其实,这很容易理解。在乱世中,梁山的好汉大多都有着非凡的勇气和力量,但他们上山的目的并不单纯是“替天行道”,大部分人都是为了生存,逃避压迫与迫害。梁山上每个好汉手里或多或少都沾过血,但真正的“可怜人”早已死去,能上山的,都是狠角色。
吴用明白这一点,他懂得如何隐藏锋芒。尽管他文武双全,但他知道自己能够为梁山贡献的并非仅仅是武力。梁山上有那么多武将,他只需出谋划策,提供智谋,已足够。这使得他能够像个“军师”一样,稳居梁山的高层,直到最后。
然而,当梁山的局势发生变化,尤其是宋江逐渐获得更高的权力时,吴用面临的困境也日益严重。他作为梁山的智囊,朝廷如何可能放过他?他知道自己的结局可能是被捕受刑,甚至比死了更惨。因此,最终他选择了自缢,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一选择,或许是他在深知命运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最明智的结局。
虽然吴用的一些计谋并不总是成功,甚至有些冒险,但他善于隐藏自己的锋芒,依靠智慧生存,这一点无疑使他配得上“智多星”这个称号。他明白如何活得更久,这也是他能够“苟活到最后”的原因。
发布于:天津市嘉喜配资-股票开户配资-配资操盘开户-配资网站排行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