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东这片动荡的土地上,局势风云变幻,以色列的处境日益艰难。近日,甚至有人重新提出犹太人移民中国的想法。以色列所面临的困境自建国以来,以色列凭借先进武器与精锐军队一直保持军事优势,但这并未能缓解与周边国家的矛盾。自2023年10月哈马斯发动袭击后,以色列的报复行动令加沙陷入灾难。根据联合国数据,截至2025年9月,加沙已有超6.3万人死亡,16万多人受伤,医院与学校大面积被毁。国际舆论压力巨大,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安理会发言指出,哈马斯行动有其背景,巴勒斯坦人已忍受56年的占领,所有相关方都应遵守人道法。
次日,以色列外交部批评俄罗斯与中国,中国代表张军回应称,以色列将中国视作对手,是走错了路。实际上,以色列之所以陷入孤立,根源在于其扩张思维,忽视与阿拉伯世界的和平共处。美国虽仍站在以色列一边,但因多线消耗严重、经济压力增大,其支持力道明显减弱,令以色列处境更为不利。与此同时,联合国频频发声,欧洲国家也批评以色列过度动武,部分甚至暂停军售。全球范围内反犹情绪升温,抗议游行不断,使以色列的安全感直线下降。部分犹太精英开始反思,倘若一意孤行,只会重蹈历史覆辙。以色列虽曾多次赢得中东战争,但如今的局面表明,它已输不起任何一次失败。
犹太移民史的镜鉴犹太民族的迁徙史,几乎就是苦难史。自古埃及时期,他们虽获准定居,但最终因矛盾被迫离开,给埃及经济带来损失。公元66年至73年,犹太人起义反抗罗马统治,罗马军队血腥镇压,数十万犹太人丧生,耶路撒冷圣殿被毁。132年至136年的另一场起义,同样以失败告终,大量犹太人流亡四散。进入近代,从1882年开始,第一波阿里亚移民自俄罗斯和也门迁入巴勒斯坦,开垦土地、建立定居点,却引发当地阿拉伯人的抗议与冲突。1904年至1914年的第二波移民潮,更加剧了资源矛盾。1948年以色列建国,巴勒斯坦人被迫流离,许多村庄被摧毁。历史一次次表明,犹太人寻找新家园,往往伴随着与原住民的摩擦。2023年10月21日,加拿大犹太裔教授加德·萨阿德在社交媒体发文称,全球犹太人应考虑学习中文或粤语,或许中国会成为未来20年唯一的避风港。事实上,爱因斯坦在1948年致信以色列首任总统魏茨曼时,就曾批评犹太复国主义者的政策,认为他们对待阿拉伯人的方式与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有相似之处,如果拒绝合作,只会自取苦果。历史上,犹太人曾多次迁徙:中世纪从西班牙流亡至奥斯曼帝国,建立社群,却同样产生矛盾;近代移居美国,在纽约经商并逐渐融入,但初期冲突频仍。如今,随着反犹浪潮再起,一些犹太人已开始申请亚洲国家的签证。中国的经验与启示中国历史上也曾收留外来群体。唐代接纳突厥部落,甚至授予土地与官职。安禄山作为突厥与胡人混血将领,掌握重兵,755年发动叛乱,攻占洛阳与长安,导致唐玄宗被迫西逃,人口锐减、国力衰落。
近代亦有案例。上世纪90年代,大批非洲商人聚集广州邓峰村和宝汉直街,从事服装与电子产品交易,人口一度突破上万。可自2014年起,随着签证趋严和经济放缓,非洲群体逐渐减少,当地警方加强检查,对逾期居留者进行清理。疫情期间,因隔离措施引发摩擦,当地政府更对违规建筑进行了拆除。这些经验表明,接纳外来群体需要评估其融合能力。中国在处理民族与外来群体问题时,始终强调平等与团结,并重视长远稳定。如果犹太人真考虑移民中国,必须遵守中国法律,与当地居民和睦共处。然而,大规模移民需谨慎对待,避免重蹈历史覆辙。在中东问题上,中国一直支持公正合理的解决方案,敦促以色列结束扩张,与阿拉伯国家展开对话。这不仅关系到犹太民族的未来,也关乎全球的和平稳定。中国的经验告诉世人,接纳举措往往影响深远,唯有结合国情,才能行稳致远。
嘉喜配资-股票开户配资-配资操盘开户-配资网站排行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