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阅读前请点击上面的“关注”二字,后续会为您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相关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谈起方便灵活的交通工具,更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电动车,但其实比电动车普及还要早的摩托车,同样是十分便捷、灵活的出行工具。
之所以许多人对于摩托车已经很陌生,是因为摩托车在我国诸多地方,都成为“限制对象”的原因。
最近小行家看到这样的一个视频,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在一次会议演讲的视频,他表示:全国140个城市禁限摩。给出结论,当下已无必要。
此外,他还提到摩托车13年强制报废的规定,让摩托车产业受到很大的损失,许多人不敢买摩托车了。
展开剩余76%围绕“禁限摩”以及“13年报废期”,今天要和大家分享摩托车的好消息,央媒力挺、公安部释放利好政策,还有13年报废期获得权威回复,让摩托车行业看到了新的曙光。
央媒力挺:为摩托车正名,挖掘多元价值摩托车在很长时间都被贴上“扰民、不安全”等负面标签,不过,今年以来,央媒开始为摩托车正名。
央视网刊发《多城解除 “禁摩令”,新考题来了》,从交通资源利用的角度指出,摩托车占用道路资源少,是日常出行的有效补充方式。
新华网旗下《半月谈》更是连续发文,称摩托车不是 “城市公敌”,而是 “交通益生菌”。
央媒的力挺并非偶然,而是今年以来,已经有多地取消禁限摩的政策。比如河南信阳,青海西宁,多地取消的政策,让大众和媒体都对摩托车在现代交通体系中合理定位的重新思考的潮流。
公安部两大举措:放宽考证年龄,简化登记流程2025年1月1日起,公安部推出的两大举措,对于摩托车的使用甚至是整个行业,都起到利好效应。
1、 延长摩托车驾照的考证年龄,大约让1.5亿人群,从无资格骑摩托车,到有资格。
2、 注册登记摩托车,都可以“一证通办”,异地购买摩托车更方便,上牌更轻松。
两大利好不仅利好摩托车的车主,更是利好摩托车行业,根据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摩托车总销量达超1000万辆,同比增长10.3%。
13年报废期是否有可能取消,权威部门积极回应开头提到李院长认为,13年报废期的规定,导致许多人不敢买摩托车,毕竟,现在的摩托车动辄几万,甚至几十万,13年就报废不划算。
其实,这些年也有许多网友,认为此条规定合理性有待商榷,经常有人建议,取消13年报废期。
针对网友的建议,此前商务部进行回复:随着社会发展,汽车、摩托车产品质量和技术性能的提升,同时道路环境也在不断的改善,需要完善机动车报废管理,下一步将要研究确定机动车报废的科学合理标准。
一直都有消息,商务部正研究取消13年强制报废,改为车况检测制,但一直都未得到权威部门证实,此回复释放出积极信号。
总结央媒力挺、公安部利好政策、商务部回复以及地方采取的解禁摩托车的政策,都传递了积极向好的信号,有朝一日,摩托车或将有望和汽车、电动车共同打造多元化出行方式,迎来自己的“春天”。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大家评论交流。
发布于:江西省嘉喜配资-股票开户配资-配资操盘开户-配资网站排行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